減肥狂吃蔬菜 小心腎結石!
來源:網絡 時間:2020-04-12 11:07 咨詢專家
你是否知道,大魚大肉容易導致尿路結石,但吃一些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同樣也可能長腎結石,通常約1/3的腎結石是沒有癥狀的,容易被患者忽視。關于腎結石的診斷、檢查、治療、保健方法,你還存在多少誤區(qū)呢?記者特此專訪了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副院長、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微創(chuàng)外科中心主任、廣東省泌尿外科重點實驗室主任曾國華教授,為你“解決腎里小石頭,放下心中大石頭”。
腎絞痛是個“好信號”
泌尿系結石在泌尿外科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據曾國華教授介紹,其所在的微創(chuàng)中心泌尿外科在廣州地區(qū)進行了一個流行病學的調查,發(fā)現廣州市民泌尿系結石的發(fā)病率為10%左右,但是在一些欠發(fā)達的農村地區(qū),發(fā)病率達到了15%-20%。目前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廣東省泌尿外科重點實驗室正在組織全國不同地區(qū)的多家醫(yī)院做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2014年將會有統(tǒng)計結果。
據科學研究,結石的形成具體與性別、地理環(huán)境、身體內在因素、遺傳及基因有關。男性的發(fā)病率較女性高,比例大概為3:1。男性結石高發(fā)的年齡是二十到五十歲之間,女性的兩個結石高發(fā)年齡,分別是30歲左右和55歲絕經以后。女性絕經后發(fā)病率高的原因是雌激素水平下降,因為雌激素有抑制結石生成的作用。
臨床發(fā)現,有三分之一的人得了結石完全沒有癥狀,但如果不及時發(fā)現并治療,很多病人幾十年沒癥狀,來看病的時候腎臟已經積水很嚴重沒有功能了。而2/3的病人是有癥狀的,最典型的癥狀是腎絞痛。所以,有痛感反而是個“好信號”,不要害怕痛,它是身體傳遞出的信息,提醒我們要去醫(yī)院。定期體檢,早發(fā)現,早治療是解決泌尿系結石的最有效方法。
草酸含量高的蔬菜攝入要有度
很多人喜歡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暴飲暴食,這樣很容易造成結石。有研究發(fā)現泌尿系結石的形成大概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患者都伴有代謝綜合癥。所謂代謝綜合癥,就是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這些人更容易得結石。曾國華特別談到,現在一些白領為了控制體重完全不吃肉類蛋白,只吃蔬菜,飲食不均衡也會容易造成結石。某些蔬菜含有較多的草酸,草酸會與食物中的鈣結合,不僅造成鈣的流失,草酸與鈣的結合物草酸鈣會在人體沉積,造成結石病,近年來,發(fā)現不少吃素的女性患結石病的比例越來越高,這或許是一個原因。
曾國華表示,結石排出后要做個一結石成分分析,找到結石的成因,從而才能更好更有效地預防結石的復發(fā)。如果是尿酸結石,要盡量減少嘌呤類的食物攝入,包括紅色的肉,像牛肉、豬肉,啤酒、咖啡、動物內臟,甚至海鮮。如果是草酸鈣結石,要盡量吃一些含草酸低的食物,比如含草酸高的菠菜就應該盡量少吃。如果以含鈣結石為主,如磷酸鈣、草酸鈣,則應該少吃一些動物蛋白,像魚、肉這些動物蛋白跟高糖的食物。另外像一些感染性的結石,主要是控制尿路感染。所以預防結石飲食一定要均衡,素食、葷肉都要攝入有度,否則過猶不及。
適當運動反能促進結石排出
還有一個常見誤區(qū)需要注意,認為體育鍛煉多了會出很多的汗,導致尿量減少,不能把泌尿系中鹽結晶物帶走從而導致結石,所以運動會引發(fā)結石復發(fā)。曾國華介紹,美國有專家近期做了一個大宗病例的調查,顯示絕經后的婦女很容易長結石,但如果這批絕經后的婦女,每天能慢跑或者走路一到兩個小時,同時與不運動的同類人群相比,患結石的幾率要少得多,大概要減少35%。因為不運動,尿液中的尿鹽,鈣鹽、草酸鹽、磷酸鹽將可能會更容易沉積,很容易形成結晶。運動后只要大量補充水分,還是有一部分水分會以尿液形式排出去,而且運動可能改變結石的位置,所以運動反而會促進結石的排出。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咨詢。
本文內容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